财政部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日前发布的地方政府债券市场报告显示,1-11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62602亿元,创历史新高。1-11月,新增债券完成地方政府债务限额47300亿元的95.02%,今年新增债券发行计划已基本完成。
加码积极财政政策应对疫情 今年地方债发行规模或将达6.5万亿
出于应对疫情的现实需要,今年地方债的发行呈现出规模大、速度快的特点。1-11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共计62602亿元,刷新2016年60000亿的历史记录最高点。另据财政部11月18日消息,已下达新增专项债券额度2000亿元,用于支持化解地方中小银行风险。这部分新增专项债已于12月启动发行,如年内发行完毕,今年地方债发行规模或将达65000亿元。
助力达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新增债券发行计划已近完成
1-11月,新增债券发行44945亿元,完成地方政府债务限额47300亿元的95.02%。其中,一般债券9479亿元,完成96.72%;专项债券35466亿元,完成94.58%。这有利于充分发挥资金效应,推动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随着今年新增债券发行工作接近尾声,11月我国地方政府未再发行新债,当月所发地方政府债券1384亿元均为用于偿还部分到期地方政府债券本金的再融资债券。
保持高度的风险意识 地方债余额严守规定限额
截至11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255595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288074亿元之内。为规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管理,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财政部于12月18日发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管理办法》,要求地方财政部门在国务院批准的分地区限额内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强调要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信用评级、信息披露、监督检查等工作的管理。只有严防债务风险,才能有效发挥地方政府债券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功能。正如财政部部长刘昆在《建立现代财税体制》一文中强调的那样:“十四五”时期,要进一步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既有效发挥政府债务融资的积极作用,又坚决防范化解风险,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来源:中国财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