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旧基建,真正的机会到底在哪?

 行业动态    |      2020-03-09

近日,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的“新基建”概念十分火热。但是,新基建的体量始终有限,并将以市场化的模式推进;旧基建的市场体系也基本成型,很难实现差异化发展。那么在新旧基建中,真正的机会到底在哪?

关注旧基建的“产业升级”

旧基建占全部基建的投资仍然超过90%,是我国基建投资的重要力量。在基建行业开始强调“提质增效”的背景下,旧基建内部也正在开启“供给侧改革”,许多行业都正在进行“产业升级”。

在农业农村领域,农村电网、农村供暖、农村公路的标准已经提高,即将带动新一轮的农业农村建设;同时新一轮的环保也将带动农村环保的落实力度。

在环境保护领域,当前污水处理的标准已经沿用多年,已在准备进行修订;在疫情过后,医疗废弃物等项目也将继续稳步推进,释放环保产业的新能量。

在交通运输领域,如今的物流建设水平已跟不上现实的需求,建设多层次、立体的交通运输体系已是当务之急;交通项目拉动基建投资的效率也相对较高,在近年的基建项目中的重要性正在提升。

在住房保障领域,经过很多年的持续投资,棚户区改造、异地扶贫搬迁已基本完成,即将成为历史名词。但是,还有很多普通居民的居住需求等待改善,老旧小区改造、租赁住房建设等新型住房保障项目正在大力推广探索,成为未来基建发力的新方向。

因此,在旧基建中,我们应当留意各个细分行业中的技术标准升级、实施模式变化;当基建周期来临,这些都将是基建发力的重要方向。

留意新基建的“降级版本”

新基建虽好,但饭要一口一口吃,路也要一步一步走;大型产业总需要一个过程,如今真正能够发力的,依然是新基建的一些基础工作,以及一些新基建的“降级版本”。

如轨道交通项目,如果修建地铁、轻轨,不仅耗资巨大,且修建的审批要求很高。但我国的人口密集地区很多,轨道交通的需求是刚性的;在权衡考虑经济性和实用性后,完全可以进行“降级”,选用现代有轨电车进行替代。真正能够爆发的,反而可能是适用面更广的现代有轨电车产业。

如特高压领域,如今已在大力推进,但这不仅仅是修建特高压线路就能解决的问题,还需要对电网进行新一轮的改造;以及西部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变化。

如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项目,作为支撑的是需要建设现代化、成体系的城市停车设施网络,又同时涉及到交通线路的规划;特别在一、二线城市,停车难对汽车的限制是远高于充电设施的。

因此,在当下的新基建投资中,常常是“包子有肉,不在褶上”;反而是传统基建领域中的产业升级、技术升级,能带来更多、也更贴切实际的机遇。

 

来源:PPP项目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