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文化旅游——“真”旅游,“假”文化

 公司新闻    |      2018-10-29

作者简介:孙霁婷,系南京谋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企业策划部研究员。



文化旅游——“真”旅游,“假”文化


文化是旅游的核心价值,旅游是文化的外在表现,缺乏文化内涵的旅游是没有灵魂的,很难吸引消费者前往。随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概念的盛行,各地出现了很多文化旅游乱象,一方面名人故里之争硝烟不断,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和所谓的“文化旅游”开发商非常热衷于搞大型的“宫殿复原”、“古镇复原”、“古镇重建”、甚至是“古镇复制”项目,粗制滥造的空壳仿古建筑、山寨景点、假遗址层出不穷,旅游景区里的“文化伪造”现象极度盛行。我们不禁思考文化旅游到底是需要怎样的文化支撑?


拿名人故里发展旅游来说,对名人故里进行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出发点是好的,可以让名人精神得到宣扬和传承,对传统文化也有促进作用,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近些年,各地名人故里之争此起彼伏,如杭州萧山与绍兴诸暨的西施故里之争、山东阳谷县、临清县和安徽黄山市的西门庆故里之争。其中既有历史上真真实实存在的名人,也有宗教、小说、神话故事中出现的名人。名人故里之争的背后,是利益驱动下“故里经济”的精细打算,各地争夺名人故里,最终是为了依靠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拉动当地GDP增长。故里之争貌似文化之争,实则是利益之争。把名人等文化资源作为利益争夺的砝码,“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无疑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扭曲和炒作,甚至不惜为了目的而假造。


虽然确实存在不少“名人故里”大创收的故事,但事实上,在现实中“故里经济”是一笔复杂得多,风险也高得多的账目,亏损失败的例子也不在少数。多少耗资巨大的故里景区,游客不买账,致使门庭冷落;多少规划宏伟的故里项目,如同资金黑洞,致使各路投资中途夭折。


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在2010年7月发布《关于把握正确导向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名人故里之争中对于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过度追求,已然将文化遗产商品化。对历史文化名人的故里、故居、重要文物所在地的认定,要本着积极有益、少而精的原则,由权威的学术机构和专家参与进行认定。对于有争议的、未经认定的,不宜命名或宣传。


文化仿造甚至伪造的问题,也是一个延续许多年的老问题,但至今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如果我们对存在造伪的项目进行细分,就会发现它们大致有这样几类:移挪式再现,像乌镇西栅,从浙江各地,尤其是塘栖镇拆走了大量古民居,然后在当地进行还原,这种情况算是“造伪”中最好的,因为它除了地点不对,形制、结构和材料基本上都是真的,这种做法可以视为“逼真性再现”。第二种是细仿式仿造,也就是在造型、结构和材料上做到“修旧如旧”,它也能部分地完成“再现”的目的。建设如果选在有文化底蕴和故事的地方往往更能收获极佳的效果,如西安的大唐芙蓉园;第三种为粗仿式造伪,其外立面看起来有点像,但结构、材料和工艺都极为粗劣,主要为水泥代用品。中国的仿古建筑,大多属于下品,假得毫无章法意趣,根本无法传递古典名胜的气息,建筑缺少历史依据,变成多朝代风格混搭“四不像”。


在大量仿古旅游项目及名人故居层出不穷的当下,对于文化旅游中的“文化”定义我们进入了一个误区——将文化常常等同于中国古典文化,是园林,宫殿等古建筑。但是文化中还有农业生产所改变的地貌和土地景观,和自然紧密相连的村落景观,水利工程措施等等,包括这些人类朴素的自然观,宇宙观,乡土的土地利用和建造方面的经验等等。文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如果我们一味只宣传前人的文化而不关注发展当代有价值的文化,那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代表又会是什么呢?在杭州江洋畔生态公园项目的设计中,公园基址曾为西湖疏浚的淤泥库,经过多年自然演替形成了现在的柳树林沼泽景观。设计师王向荣认为,这不仅仅是自然的演替过程,它本身就是千百年来西湖疏浚历史与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在他们的方案中是对这种源于场地的文化加以创造。这比那些完全忽视原场地文化,而规划着大量建造仿古建筑,营造所谓吴越文化的山水园林要优秀的多。而在考虑如何让文化融入生活,让人们去感知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的看文化,就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创造适用现代的文化场所,让文化真正为我们所运用。


历史名人的精神文化和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名族的精神财富。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修缮名人故居,保护历史遗产,发扬传统文化是美事一桩。但是为了经济利益大肆粗劣伪造文化不仅不会对保护文化起到任何正面作用,反而会造成文化混乱。在如今内容为王的时代,更应精雕细琢,找准文化旅游之魂,文化是从一方水土里长出来的,与自然和谐,与人和谐,与社会和谐。


 

本文系原创文章,若需转载,需征得“谋仕资产管理”公众号同意。